記者黃興文/台北報導
?57歲張姓婦人半年來,每到半夜全身抽搐、甚至像中邪一樣不自覺抖動,起初以為是「鬼壓床」,但症狀愈來愈嚴重;就醫診斷發現是陣發性心房顫動,接受電燒治療後恢復正常。醫師表示,若不及早處理,恐會引發腦中風,甚至有死亡風險。
張姓婦人是便當食材店老闆,平常規律運動也無心房顫動家族史,但三餐不定時、睡眠品質不佳, ?4年前發現有心悸等,最近半年更是嚴重。她說,從剛開始持續 ?10分鐘的胸悶,手強烈痠痛,甚至痛到下巴、腳筋;到後期躺在床上整個床都激烈搖動,心臟不停咚咚咚跳。
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秘書長、台北榮總內科部心臟科主治醫師張世霖表示,心房顫動很難檢查出來,和許多心血管疾病症狀相似,平時作息不正常、容易緊張、焦慮、恐慌的人因自律神經失調,睡眠時最容易發作。
他指出,心房顫動患者因心房易產生血塊,導致腦中風風險是無心房顫動者的 ?5倍,心臟衰竭高出正常人 ?3倍。若與一般中風相比,合併心房顫動腦中風的死亡率高 ?3倍,殘障程度也會更嚴重。
張世霖說,許多人喜歡吃又不愛運動,許多年輕族群有次發性心律不整病因,如肥胖、高血壓、糖尿病、心肌梗塞等,導致心律不整有年輕化趨勢。心律不整的心房顫動,常是合併高血壓、冠心病所引起,建議民眾平時不熬夜、少油鹽;若有相關病史更應注意,及時就醫。
心律醫學會網站新知委員會主委、林口長庚心臟內科醫師葉勇信表示,心房顫動雖沒有立即危險性,但可能造成中風,平時若不注意可能有嚴重後果。主要症狀包含心悸、胸悶痛、頭暈無力、呼吸急促等;主要原因為心臟老化,其他如高齡、高血壓、糖尿病、心衰竭、甲狀腺亢進等疾病患者,也容易同時罹患心房顫動。

arrow
arrow

    rzppxjvdp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